(《羊城晚报9月30日报道  记者 陈泽云 孙晶)

 

  

原标题:畅通供应链 完善资金链 做强产业链    珠三角传统制造业“链”上共赢

 

世界工厂,东莞。8月底,在国内唯一专注于塑化领域的产业价值链生态服务企业盟大集团(以下简称“盟大”)的牵头下,品质东莞产品电商运营中心直播基地正式揭牌。600多名主播、800多名短视频达人入驻,为上千家企业“带货”,帮助众多因疫情影响出口受阻的塑化链上企业找到内销出路。

陶瓷之都,佛山。5月份,全球首家“B2B O2O”陶瓷产业链集采平台众陶联入选“国家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计划”。疫情期间,在众陶联的帮助下,132家陶企获得贷款1.7亿元,成功复工复产。

“疫情影响下,产业互联网和供应链服务的重要性凸显,我们将持续围绕‘供需’发力,畅通供应链,完善资金链,助力广东制造业持续做大做强。”盟大集团董事长李实表示,供应链服务能够打通产业上下游,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保订单、拓市场,从而全链条式为企业纾困解难。

  

对接供需端,“产业链”深度融合

  

“无论是口罩、防护服,还是护目镜,这些防疫物资离不开塑料。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得下游企业措手不及。”李实告诉记者,疫情暴发初期,产业链上不少企业面临原料短缺和物流紧张难题。这时候,盟大旗下的B2B平台“大易有塑”帮了大忙。

“经过十年积累,我们能掌握一个工厂的整体经营情况。(它们)曾经找过什么供应商、有多少下游客户,这些数据都在我们平台沉淀。”李实说,盟大充分利用B2B平台上积累的客户信息,帮助匹配对接供货商和采购商资源,确保塑化链上的企业生产不停歇。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摆在小家电、玩具、日用品等塑化链上企业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保订单、保市场。而盟大集团于2019年11月上线的B2C平台“雀喜易购”,以及在天猫开设的东莞首家品牌集合店“六客云商”,则成为了东莞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新窗口。其中,广东乐的互动娱乐公司就通过上述渠道实现了月销售额70万元,做到去库存、拓订单、延长产业链。

立足供需匹配,盟大集团还积极拥抱新业态。8月份,盟大主导启动了品质东莞产品电商运营中心直播基地,实现生产制造与产品销售的良性互动。“依托东莞各地制造工厂的集群优势,可以帮助工厂把高品质产品打造成品牌,扶持外贸工厂转内销。”李实说。

如今,在东莞的车间工厂里,直播带货、拓宽销售渠道的行动正扎实展开。多种策略作用下,东莞制造业加快复苏。上半年,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2.58亿元,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2.4个百分点。其中6月增长9.3%,连续3个月当月保持正增长。

  

瞄准融资难,“金融链”保驾护航

  

“疫情之下,产业链上企业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资金关’。”众陶联总经理蔡初阳告诉记者。

蔡初阳回忆,疫情发生初期,一部分陶瓷企业负责人身处湖北,无法及时完成原材料供应链应付款问题,获悉问题后,众陶联第一时间启动供应链金融服务,联合多家金融机构,通过视频连线、平台交易大数据作为信用支撑,赋能中小微企业启动资金借款业务。疫情期间,众陶联帮助平台陶瓷企业获取的贷款金额从7万元到300多万元不等,累计帮助300多家陶企贷款1.7亿元。

塑化、铝业、家居等行业同样通过联盟的方式,破解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难以获得征信的难题。据李实介绍,盟大集团通过对积累的数据进行开发,对接金融机构,让其直接根据买卖双方的订单需求提供资金支持。“疫情发生以来,盟大集团帮助企业融资超过1亿元,有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提升数字化,“创新链”重塑竞争力

  

十年前,在行业打拼多年并开了塑化工厂的李实,做出重新创业的决定。他想打造一个服务塑化链上下游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让产业链上企业的技术、资金、资源、仓储、采销等问题都能在一个平台上高效解决。

深耕产业链多年,盟大集团已拥有面向B端(商家)的“大易有塑”和面向C端(消费者)的“雀喜易购”。回忆创业历程,李实非常感慨。他告诉记者,2014年公司最困难时,他把房子卖了,亲戚朋友能借的钱也都借了,才终于赶在过年前3天把工资发了。

李实表示,疫情对企业的冲击,凸显了产业互联网和供应链服务的重要性,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供应链的竞争。面对新形势,盟大加快调整战略,力争从B2C转向C2B,从满足需求到创造、引领需求。

同样在陶瓷产业端,一场数字化、智能化的变革也在如火如荼上演。蔡初阳告诉记者,在今年入选国家“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计划”后,众陶联计划投入3000万元,为行业企业免费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具体包括数据采集、专家数据库、窑炉优化等多项智能制造的关键项目服务,以期最终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质量的提升。

 

企业家对话

  

盟大集团董事长李实:

企业间竞争转向供应链的竞争

 

羊城晚报:从你的观察来看,受疫情影响,作为中国塑化制造集中地的珠三角,产业链上下游面临哪些挑战?

李实:疫情下更凸显出供应链服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珠三角的制造企业急需解决供需匹配和对称的问题。比如塑化制造企业产能销往的市场在疫情冲击下需求发生变化,制造企业是否有竞争力迅速进入新的市场?在某个市场不能为下游制造企业提供原材料时,制造企业如何获取原材料?这些都是产业链平台需提供的服务,甚至从产业链的商业模式上进行重构,让上下游客户产生更有效的链接。

羊城晚报:在你看来,未来产业竞争将发生怎样的改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李实:现在企业竞争已不仅仅是企业主体之间的竞争,也是企业的服务商还有整个供应链条上的供应能力、供应关系的竞争。从今年塑化产业的市场需求变化来看,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依然可以继续出口,进入海外市场;而一些低附加值的,订单就可能大幅减少。第一季度时,这样的情况尤其明显。虽然到第二季度海外市场的需求逐渐恢复,但是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肯定是塑化制造企业应该瞄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