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晚,由盟大文学读书会举办的“青春之我创新生活”主题读书分享会活动在盟大集团聚客会议厅举行。大家搬好凳子,吃着西瓜和雪饼,听喜鹊分享《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1919年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家境相当富裕的中产阶层,15岁时,他被父母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军事学校里住读。二战爆发后,23岁的塞林格入伍4年后,退役并定居在纽约,从此开始专心创作。1951年发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因此也被认为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精神领袖。

麦田里的守望者从1951年出版以来给全世界无数彷徨的年轻人心灵的慰藉。小说一问世,霍尔顿这个对虚伪的周围环境深恶痛绝的少年形象竟然被千万读者看成是迷人的新英雄,文中的崇尚自由的亲切语言受到热烈欢迎。主人公霍尔顿那种没有清楚目的的反抗,是当时学生和青少年的典型病症。小说深刻剖析了主人公霍尔顿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路历程,揭示二战后美国青少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世界。《麦田里的守望者》发表后,很多大中学学生争相阅读,甚至家长和教师也视小说为"必读教材",把它当作理解当代青少年的钥匙。

1953年, 34岁的塞林格搬到占地90英亩的小山坡上的新家,从此彻底从文学世界中消失。1974年,塞林格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说:“不再出书,使我得到了一种美妙的宁静。出版对我的隐私是一种严重侵犯。我喜欢写作。不过,只是为自己和自己的快乐而写作。” 2010年,塞林格逝世。按照他的遗愿,没有公开的追思仪式,他平静地离开了世界,离开了他未曾离开过的小屋。

那么《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到底要守望什么?在书的结尾,作者写道: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里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很明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要守望人性中的那份美好纯真、希望与善良,做一个有社会公德和人性良知的守护者,不让年轻的孩子们误入沼泽迷滩,坠入悬崖,而是开心快乐地驰聘在葱绿或金黄的麦野,这就是小说的根与灵魂。

当代著名作家麦家曾在《人物》杂志采访他时说: 在《麦田》之前我已经看了大约百十本小说,都是比较传统的经典文学,我浅陋的文学准备不足以被它们照亮。《麦田》差不多是无病呻吟的青春文学,好读易懂,而且主人公霍尔顿忤逆忧伤的情绪和自言自语的叙述方式,和我写了十多年的日记很接近。我像遇到知音一样,一下被照亮融化了。我想,小说既然可以这样写我干嘛不照着写写看呢?它激发了我写作的冲动。这当然是最革命的「打动」,像从01,像人群里突然冒出一个身影,让你想去追求她。

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喜鹊从作者生平、小说艺术手法到作品的影响等,系统地给大家讲解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同时也分享了她自己的读书习惯,她每天晚上坚持读书,并把读书的感想发到打卡群,即使再忙禄,也不会忘记打卡或者中断打卡。喜鹊的分享给大家带来了很大启发,大家觉得喜鹊的读书习惯效果非常好,能极大地提高我们读书的积极性和效率。